当前位置:招生动态>正文

2024年夏季研学 | G6G7黄土高原研学

来源:清澜山学校TsinglanSchool 时间:2024-04-10 09:02

科考特色



系统思维训练  整体认知提升


接下来的6天,你将有机会跟随地质学博士穿越黄土高原,探秘毛乌素沙地,走过地球2亿年的历史,揭开这片只存在你教课书上神秘之地的面纱。

开启6天探索之旅

地接导师介绍

因为热爱 所以专业

除了清澜山学校的教师将带队出行,我们更邀请了名校硕博士教研团队,只为保证科普课程教学的专业性。让孩子们收获一次充实、有意义的研学。

师资团队  FACUTY

以上为部分带队导师



科考内容亮点

Scientific Research

抵达延安后

入住中国五大传统民居之一的窑洞

孩子们往往非常兴奋和欣喜

因为这是难得的、全新的体验

你以为是这样的嘛

当然不是啦 我们入住的是四星级的窑洞民宿啦~

孩子们会观察到

正值夏天的窑洞内部居然没有空调

入住一晚后,也并不觉得闷热

这是为什么呢?

研学导师会以孩子们的亲身体验为出发点

开始进行现象式启发引导

从“人类为什么要建房子”为兴趣启蒙

切回到真实的窑洞场景中

通过发散式思维和实验模拟

解决“陕北人为什么要住在窑洞里

窑洞里没有空调,夏天不怕热吗

窑洞的顶为什么是圆形的”等等一系列课题

相信孩子们尝试一连串的动手操作

发现黄土的特性、功能和秘密

娃儿们往往会得出一些“惊喜若狂”的结论


动脑思考原始人最早为什么在黄土高原

采取“”居的生存方式呢?

你想不想做一回原始人

给你一把铁锹

自己设计、自己动手、自己装饰

一个属于自己的“黄土小窝”呢?

孩子们在充满野味的“筑房”劳动中

要应用不少脑海里已有的知识呢!

如果不做好基础的设计图

那你挖的窑洞会不会很容易塌呢?


充满创造力的原始人挖窑洞之后

我们化身一个个“拉面师傅

在土锅土灶中 快乐而又有趣地经营我们的晚餐

自己动手做的“西北大乱炖”格外香呢!

要知道 原始人可没有我们这么幸运

可以吃到如此美味的面食哦!


来到黄土高原 看到满眼的黄色

是不是以为就是黄色的土 堆到一起的

其实不然  《中国国家地理》指出

黄土并不是指黄色的土壤

而是古土壤层和黄土层叠加而成的沉积物

带上团队为大家准备的放大镜

抔一把黄土 仔细观察黄土的组成

你会有更加新奇的发现!

观察过后 娃儿们总是带着满是问号的眼睛

自然地发出思考:这个黄土是怎么来的呢?

是由岩石变成的吗?黄土下面有没有岩石呢?

是的,孩子们接收到了黄土的秘密召唤

开始找寻黄土高原怎么来的证据~

导师们将指导孩子们通过真实场景实验

模拟黄土高原的形成过程

了解非常著名的“黄土风成说

思考大自然的搬运工到底是谁呢?

当我们爬到黄土高原的顶部

放眼望去 千沟万壑尽在眼前

不仅让我们感受到了鬼斧神工的力量

更让我们充满诧异:

为何会形成形态各异但又仿佛有规律的地表形态呢?

这里面难道还是风的作用吗?

有没有可能是雨的作用,雪呢?

带着十万个为什么

我们一同进入一个变幻莫测的地质体验中来~


没错  你以为来到了火星表面!!!

地面看不出任何异常

一下入两百多米的“地下宫殿”

一套神秘莫测的红色地理图景画册

誊地一下 展现在我们眼前

神秘 震撼 又动人心弦

看着一根根仿佛被拉出琴弦的坡面

让人不禁想问

是不是上帝在这里 作了一曲 高原之歌?

“为什么这里的岩石是红色的呢?

它是怎么形成的呢?

为什么感觉黄土在它的上面仿佛变成了一顶帽子呢?”

而这些有趣的探索 在我们的研学过程中

我们一起合作 都能一一解答

如果当天有幸 能遇到下雨

我们会看到红的更为炽烈的丹霞的样子

当我们亲手抚摸到充满颗粒感的红色砂土

那一刻 仿佛时间定格

我们的灵魂也和这火红的石头 连接在了一起

化身为 人与火的时间永恒

在这里 你不需要专门摆POSE

因为它足够美丽  足够妖娆 足够动容

你仅仅需要立在那里

就能拍出绝美的壁纸画面

你,没有理由不来!

在波浪谷丹霞地貌的研学过程中

需要穿越一线天 跨过丹霞湿地

我们将一同进行一场山地越野

感受时间和风沙流水雕琢出来的伟大地貌

相信我 这个越野过程

很释放 很劲爽 很具有挑战!!!

但是 真的 很值得!


在中国 没有哪个地方敢如此特殊

也没有哪个地方敢大胆承认:

“我是中华文明的起源地,没有之一”

这份礼赠 只有一个地方可以承载得起

那就只能是“厚德载物”的黄土高原

这一趟之行 我们将一同探索

我们祖先遗留下的痕迹

从一条“无定河”一窥堂奥我大中华的大河文明

走进河套人遗址博物馆

跟随导师从人文地理专业的角度

带你触碰来自数万年前古人的智慧

思考“为何黄土高原能最早孕育出中华文明

我们还将走进无定河边的沙漠里

一同探索少数民族

匈奴人留在世上的最后一座都城

大夏国的都城 统万城

探究“为何这里风沙肆虐而它却千年不倒?

从一座城 看朝代文明

从一座城 知古今建筑

从一座城 觉人地关系

我们还将一起了解 如何在野外没有手机的情况下

怎么使用指南针 辨别方向

当孩子们学会基本户外生存技能之后

我们将开展充满诱惑力的“古城寻宝”活动

在千年古城中 寻找宝藏地图

你找到的“宝藏”可以带回家的呦~

返程路上 我们将会看到非常不同寻常的古长城的遗迹

在风沙中 感受历史的力量和苍凉

体验不一样的长城面貌

不禁发出疑问“为什么这里的长城不巍峨也不壮观

古人为什么要建长城

长城分割的是什么呢

跟随研学导师 我们一起谈古论今


中国有12处沙漠 细心的你会发现

为什么有的称为沙漠?有的称为沙地呢?

两者之间有什么区别吗?

在黄土边缘 我们亲临沙漠和沙地

用真实情景引导研学

发现沙漠和沙地之间的“爱恨情仇”

穿行在毛乌素沙地里 看到的却是一片绿色

这会让大家感到好奇:

为什么看不到黄色的沙地而都是绿色的植物呢?

我们不得不为长在沙地里的植物感到敬畏

我们也不得不对黄土高原的治理表达钦佩

通过研学手册资料 我们会发现

毛乌素沙地的面积在不断减少

甚至有人预言 在不久的将来

毛乌素沙地将会彻底消失

届时沙漠和绿洲、黄土和绿地之间的时空变换

将会是一场人与自然和谐共处的最有利证据

来到沙地 孩子们撒起了欢 在沙子里打滚 彻底融入自然

这时 来一场酣畅淋漓 趣味横生的滑沙运动

是再好不过的安排

家长和孩子哈哈大笑、尖叫放松的美好滑沙体验

让这一趟的旅行幸福值 UP UP 升起来


这一趟研学旅行 我们精心策划  最大程度地想要给大家体验到更多类型、更为丰富的地貌与风情

紧靠着黄土高原北面 

我们进入一个更为自由与广阔的境地

内蒙古高原 察罕苏力德草原

从农耕文明进入游牧民族的世界

体验难得一见的农牧交错带上的绝美景色

来到草原 首先看到的是一排排白色的蒙古包

孩子们不禁好奇

为什么牧民要住蒙古包呢

蒙古包冬天不会被大风刮跑吗

蒙古包的门一般朝向那边呢”等问题

我们将一起通过搭建模型来解决这些问题

更为难得的是 我们为大家安排了入住蒙古包和帐篷

还原真实蒙古包人家的生活方式

在蒙古包内部 畅想蒙古族金额铁马的辉煌

思索如今游牧肆意的人生 洒脱且自由!

另外 我们还为大家准备了丰富的蒙古文化体验

在蓝天白云下 换上非遗的蒙古服饰

骑上一匹良马 驰骋在草原上

还可一起深度体验射箭、摔跤、蒙古舞

夜晚 还有烤全羊和篝火晚会

如果天气够好 我们还能一起看星星

有老师专门为大家讲解星象和月球哦!


这一趟研学旅行的终极挑战来了

十公里的萨拉乌苏沙漠绿洲徒步之旅

我们最小完成挑战的孩子 仅有6岁

相信你也一定可以挑战完成哒!

在徒步的过程中 我们不是简单的随便走走

我们是由专业博士带队 对沿途遇到的所见所闻

充分调动大家的想象力、观察力和知识迁移的能力

揭开沙漠变绿洲的梦幻之旅

在这一路中 我们会看到

黄土高原为什么有那么多的煤气和石油的证据

引发联想 煤气和石油与地质古生物动物的关系

当我们“翻山越岭”中 会看到弯弯曲曲的河流

沿岸会形成一层一层的阶地

孩子们很是疑惑:

看不见河流 为何会形成这样的一层层的阶地呢?

该怎么判断这一层层的阶地是谁最先产生的呢

其中 有一种月牙状的湖泊很是特别 为什么会这样呢?

让孩子亲眼所见“牛轭湖”演变过程

学会判读河流阶地   这一体验 

让孩子们对河流的流动性质有了更直观的认识

在日后见到河流时 都能知识再次迁移

讲出他的逻辑和发现 增强自信 

这真是很不错的感受和期待呢!

萨拉乌苏在地理学界久负盛名 

是几乎每一个学地理的人  都耳熟能详的地方

当然 它最有魅力的 除了探索地质地层之外

它还是河套原始人的故乡

漫步其中 思绪翻飞 感悟炸裂

思索“河套人数十万年前为何选择这里定

河流的不断侵蚀和营造 是他们消失的导火线吗?

沿途 我们还会遇到很多美丽又有趣的植物

幸运的话 还有可能捡到化石哦!

快快加入我们吧!


#


报名须知


 研学时间 

2024年6月22日-6月27日 六天五晚

(出发日期可能根据实际乘坐航班微调)

 

 招募对象 

 清澜山学校六、七年级学生

 

 成团人数 

30人成团

 

 报名时间 

 即日至2024年4月15日中午12:00


文字 Writing| Yilang Han, Josie Wang

编辑 Editing| Lynn Chen, Angeline Huang

审核 Auditing|Hang Guo, Aui Zhao


声明:本文由入驻国际教育网公众平台的作者撰写,观点仅代表作者本人,不代表国际教育网立场。如有侵权或其他问题,请联系举报。